首页 > 资讯 >

车展之战:国产狂飙、外资反扑、智驾变辅助

发布时间:2025-04-30 16:22:02来源:
1901年的某一天,一辆无需牛马牵引即能滚着轮胎自动前行的“敞篷车”出现在黄浦江畔的上海街头,引发轰动。自此,中国这个古老的国度第一次出现了“汽车”这个产物,上海也与汽车文化结下了不解之缘。

1985年7月3日,第一届上海车展开幕,第一天即吸引了2万多人参观,被当时的报道评价为“这是一次展示80年代汽车工业新成就、谋求汽车工业交流与合作的盛会。”

百年过去,上海已成为中国极具代表性的“汽车之城”,是中国汽车产业的一张重要名片。而上海车展,无疑是这张名片上最绚丽的一笔,中外车企在上海车展上争相展示自己的最新产品、推动交流合作,世界汽车工业的最新成就和发展趋势得以呈现在大众面前。

2025年的上海车展,于4月23日在国家会展中心(上海)拉开帷幕,至5月2日收官。据悉,这届上海车展影响力空前,共邀请到来自26个国家和地区的近1000家中外知名企业参展,展出总面积超过36万平方米,展出规模和面积再创新高。在部分海外媒体的报道中,上海车展已被冠上“全球最大车展”的名号。

那么,本届上海车展传递出了汽车产业哪些变化趋势?跟随DoNews来看看吧。

一、大佬云集,争相首发

随着华为、小米等科技公司进军汽车赛道,将互联网的那一套营销打法带入汽车圈,不少车企的营销方式也随之改变。如今,车企掌舵人亲自为自家品牌、产品站台造势几乎已是车企必备的营销手段。

本届上海车展,依然大佬云集。王传福、魏建军、尹同跃、余承东、李斌、何小鹏、李想等多位车圈大佬悉数现身,亲自登台为观众讲解自家产品配置,甚至亲身上阵测试新车功能。

虽然哪吒汽车并未在本次上海车展露面,但不妨碍周鸿祎成为车展焦点。在小鹏汽车的展台,何小鹏亲自接待了周鸿祎,共同参观小鹏机器人IRON的车展首发表演。被问及是否考下驾照,周鸿祎表示“快了”。

值得注意的是,“网红”汽车品牌小米汽车首次参加上海车展,展出了SU7系列车型,但作为车圈大佬中“顶级流量”的雷军却缺席了。对此,小米公关总经理王化对媒体表示,“雷总很想来,但是他的时间有其他规划,有冲突。”

图源:DoNews

虽然无法来到线下会场,雷军依然在线上为小米汽车赚足了流量。4月23日,雷军在其微博发文:“谢谢大家到访小米展台,现场领到礼物的朋友在留言区贴张图。”当日,“雷军每天免费送五千顶的帽子价值129元”相关话题冲上微博热搜。

车圈大佬们卖力为自家产品造势引流,折射出当下车企在白热化竞争下对销量提升的渴求。而销量要提升,本质还是要靠产品说话,产品才是一切流量产生的根源,这一点,早在30年前就已有所验证。

1985年的第一届上海车展上,刚刚成立的上海大众汽车有限公司的首款车型“桑塔纳”正式亮相,成为展会焦点,同时,也为上海车展植入了“首发”基因。此后的每一届上海车展,新车都可谓是最大看点。到如今,随着全球影响力的持续提升,上海车展更是已成为全球车企最新产品、前沿技术展示的首秀舞台。

本届上海车展的头两日(即4月23日、24日)为媒体日,仅接待海内外新闻媒体。据悉,在这两天里,有超100款新车型进行首发,超150场新闻发布会举办。

作为上海车展首日的亲历者,DoNews多位参展人员均经历了“跑断腿”的一天,为了赶到分布在各个场馆的车企展台参加发布会,当天下午3点多,笔者已经硬生生走出了23000多步。

即便媒体日参展人数有限,但多家车企的展台、发布会现场依然可以用人山人海来形容。

比如,全球新能源汽车销冠比亚迪,其全系品牌亮相8.1号馆,占据该场馆的近一半展出面积。王朝网、海洋网、腾势、仰望、方程豹都带来了最新产品,借助上海车展的影响力在新市场打出声量。其中,王朝网冲高之作Dynasty-D王朝D级全尺寸概念车迎来首秀,未来量产后将进入40万级、5.3米、全尺寸SUV市场。

主打高端市场的腾势,凭借D9、N7、N9、Z9等车型在MPV、SUV、轿车等领域都已有所涉猎并取得不错成绩。本次上海车展上,腾势首款极致概念超跑——腾势Z迎来了全球首秀。DoNews在腾势展台看到,腾势Z的发布会空前热闹,现场被中外媒体围得水泄不通,为了拍下腾势Z的首秀,甚至有媒体不惜借助其它展车做“垫脚石”。

而DoNews也是等人潮散去后才得以一窥腾势Z的真容,据介绍,腾势Z采用Pure Emotion“驭心流形·本真之境”全新设计理念,将搭载全栈自研的线控转向系统、云辇-M、全线控底盘、易三方等尖端技术。

图源:DoNews

另一边,造车新势力的展台同样热闹非凡。零跑汽车带来了基于LEAP3.5技术架构打造的B系列首款纯电轿车——零跑B01;启动多品牌战略的蔚来分两个展台展示其旗下全部在售车型,其中,蔚来主品牌与firefly萤火虫同一展台,乐道则独占一个展台展示。

前不久刚上市的蔚来ET9引发大量关注,基于ET9天行全主动悬架和天行线控转向技术的“天行之舞”表演展示蔚来对于悬架的极强控制力,引得赞叹声一片。此外,在展台的另一侧还可以去体验晃动手机从而让主动悬架跟着车身一起舞动,展现手机跟车的低延时互联。

图源:DoNews

乐道则首发了其第二款车型、智能大空间旗舰SUV——乐道L90,“超大前备舱”是该车的核心亮点,空间容量达到240L,封闭式前格栅可与前备舱一同打开,开口宽度达到830毫米,可放下一个30英寸的大型行李箱。在介绍乐道L90的装载能力时,蔚来汽车创始人及CEO李斌还坐到了前备舱里演示了钓鱼。

图源:DoNews

二、智驾宣传静悄悄,“安全”成高频词

电动化、智能化改变了汽车产业的发展方向,也使得中国车企从外资品牌的围剿中突围出来。随着新能源汽车渗透率迈过50%的分界线,车企之间的竞争焦点从电动化转向智能化。

2025年开年以来,比亚迪、长安、吉利、奇瑞等车企陆续发布了智驾战略,力推智驾平权,将高阶智驾技术下放到平价车型上。大模型、城市NOA、端到端、自动驾驶辅助等智能技术几乎已成为车企宣传新能源汽车的必备词汇。2025年也被业内称作“智驾元年”。

前不久小米SU7严重交通事故发生后,关于智驾宣传的讨论纷纷扬扬。此后,中国汽车工业协会联合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发布《关于规范驾驶辅助宣传与应用的倡议书》,提出三点倡议,包括:切实履行产品质量安全主体责任;规范营销宣传行为,杜绝虚假宣传与过度营销,避免使用模糊或误导性表述;切实履行告知义务,全面告知驾驶员责任、系统基本信息、正确使用方式和应急处置方法等核心内容。

或许也正因此,虽然上海车展上有大量的新车亮相,但如此前一样对新车智能化的大肆宣传却不见踪影,不管是车企还是相关产业链企业,在宣传智驾时颇有些“避而不谈”的意味,甚至有企业在车展前夕删除了近百页的“智驾”二字,还有企业撤下带有“全民智驾”字样的宣传海报,不得不提起智驾时都变得更加谨慎,频繁将“安全”一词作为智驾前提提及。

不过,这并不意味着对智能驾驶的探索会就此沉寂。

在腾讯智慧出行副总裁、负责人钟学丹看来,建立在安全的基础上,(智驾平权和高阶智驾下放)是智能驾驶长期发展的必然方向。“从技术本身来讲,不管是组合智能驾驶还是辅助智能驾驶,可能平时的叫法不一样,但背后所带来的变化是今天端到端智驾技术已经成为主流。”钟学丹对DoNews表示。

在上海车展前夕及展会上,多家企业接连发布了具备高水准智能化的新技术、新产品和新规划。

车展上,东风集团正式发布“天元智能”技术品牌,构建了“一核双基双元”智能化技术体系,宣布全面推进“AI for ALL”。

全新极氪9X在上海车展迎来了全球首秀,号称「杭州湾库里南」的极氪9X,首搭「千里浩瀚H9」辅助驾驶方案,搭载5颗激光雷达+双英伟达Thor芯片平台,具备L3级量产条件。

车展前夕,华为发布了乾崑高阶智能驾驶辅助系统ADS 4与HarmonySpace 5全新一代鸿蒙座舱车机操作系统,同时华为乾崑智驾ADS 4的高速L3商用解决方案也同步亮相,标志着高速L3级自动驾驶向正式商用迈出了关键一步。

在主动安全防护方面,华为乾崑智驾ADS 4搭载的全维防碰撞系统CAS 4.0备受关注。此外,华为乾崑智驾ADS 4还通过硬件创新与安全冗余设计,全方位提升智能驾驶的安全性。

此外,车展上,赛力斯首创“以场景定义安全”,包括生命保护、车身防护、健康呵护、隐私守护四大安全领域在内的智能安全体系正式发布,该体系整合了行业首创的720°安全保护架构、量产的全球最大铝合金一体化压铸后车体、面向量产的全球最大一体化压铸镁合金后车体等核心技术,并以整车智能化为核心,全方位保护人、车、物的安全。、

图源:赛力斯

本届上海车展,可以说,见证了中国智能网联汽车相关产业的觉醒,是智能驾驶从狂热到回归冷静的转折点,这背后传递的信息,是相关产业正在重构智能驾驶的发展路径,长期有利于智能驾驶的健康发展。

三、外资的落寞和反扑

作为具备全球影响力的展会,上海车展的重要性不仅表现在大量重磅车型的发布、指示行业技术革新方向,还在于能够反映中外车企的竞争格局,是全球车企竞技的“主战场”。

随着新能源汽车渗透率的提升,国产品牌在上海车展上显露更大的声量。本届上海车展,国产品牌依然强势。DoNews在上海车展现场看到,诸如比亚迪、吉利、上汽、长城、长安等中国车企在车展上占据了大量展位。

图源:DoNews

比如,作为“东道主”的上汽集团在3号馆集中展示智己、上汽乘用车、上汽大通、上汽大众、上汽通用、上汽通用五菱6家整车企业10个品牌的新产品与新技术。

图源:DoNews

而从媒体日的表现来看,参展人员对中国车企尤其是以新能源汽车为主的中国汽车品牌的展台倾注了更多注意力,相较而言,以燃油车为主的外资、合资品牌的展台则稍显冷清。

值得注意的是,据媒体统计,兰博基尼、玛莎拉蒂、劳斯莱斯、北京现代、悦达起亚、捷尼赛思、极星、雪佛兰、斯巴鲁、斯柯达、捷达、东风雪铁龙/标致、捷豹路虎、哪吒等车企缺席上海车展,其中,哪吒汽车遭遇经营困难重心转自海外,其它车企缺席不排除基于自身策略和考量。

这背后折射的,是汽车行业格局的巨变。随着公众目光向新能源汽车转移,在电动化、智能化上转型稍慢没跟上节奏的外资、合资品牌被逐渐边缘化。

不过,在本届上海车展上,一些外资、合资品牌发布智能化、电动化产品,开始反扑。

比如,上汽通用发布了“逍遥”超级融合架构,该架构可以快速推出纯电、增程、插混三种新能源动力形式新车,且车型上不限于轿车、MPV、SUV,驱动形式也不限于前驱、后驱、四驱。

大众汽车在上海车展上一口气推出了3款全新概念车,分别是来自一汽-大众的首款基于CMP平台和CEA架构的紧凑级纯电概念轿车ID. AURA,来自上汽大众的首款全尺寸增程式SUV概念车ID. ERA,以及来自大众安徽的首款全时互联全尺寸纯电SUV概念车ID. EVO。据悉,从2026年起,大众汽车将在中国市场推出超过20款先进的新能源车型。此外,大众汽车还展示了其为中国路况专门打造的高级驾驶辅助系统(ADAS)。

图源:DoNews

奥迪带来了两款全球首发车型,包括全新品牌AUDI的首款量产车型奥迪E5 Sportback和奥迪品牌基于PPE平台打造的全新纯电动车型A5L Sportback;宝马带来了新世代驾趣概念车,2025年宝马集团计划在中国推出10余款新车型;凯迪拉克旗下高性能V系列首款纯电车型LYRIQ-V迎来国内首秀;别克展台,全新高端新能源子品牌“至境”家族占据了C位,刚上市的全新大型新能源MPV——GL8陆尚和全球新能源概念车别克ELECTRA GS也首次亮相车展,展现了别克加快电动化转型的决心;奔驰发布全新纯电长轴距CLA,搭载L2++全场景智能辅助驾驶……

图源:DoNews

日系车企中,丰田的铂智7在本次车展全球首发,该车型是由广汽集团、广汽丰田、IEM by TOYOTA共同研发的BEV旗舰车型,搭载华为鸿蒙智能座舱与Momenta智驾系统;日产汽车推出全球首款插电混动皮卡Frontier Pro PHEV和纯电轿车N7,展现电驱化与智能化转型成果;本田宣布将与中国本土企业Momenta、DeepSeek、宁德时代深度携手,在智能化、电动化领域展开战略合作……

图源:DoNews

除了推出新能源汽车产品,跨国品牌也推出了更聚焦中国市场的战略,比如,大众汽车“在中国,为中国”,聚焦三大战略重点:完善的新能源产品矩阵、先锋的智能科技、以及为中国消费者专属打造的独到科技美学设计。此外,丰田推出了“立全球,更中国”战略,日产则推出了“在中国、为中国、向全球”战略,以期深度融入中国市场。

图源:DoNews

结语

在这届上海车展上,大量新车被发布,内卷中的国产品牌依然在狂飙。而跨国品牌也不再高傲,它们改变策略,纷纷推出更迎合中国市场需求的新能源汽车产品,以期重获中国消费者的喜爱。智能驾驶的狂热被按下暂停键,但背后的技术暗战还在升级。

2025年的车市竞争,注定更加残酷。

(责编: admin)

免责声明:本文为转载,非本网原创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